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人類學史二
History of Anthropology (Ⅱ) 
開課學期
105-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人類學系  
授課教師
呂欣怡 
課號
Anth3007 
課程識別碼
105 244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一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水源人105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先修科目:人類學史一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4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51Anth3007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為銜接大二下學期人類學史(一)的必修課,介紹廿世紀下半葉以來,人類學界的主要思潮、議題、困頓與轉變。西方人類學自1960年代結束之後,不再有定於一尊的主導理論,而進入了多音並陳的後典範時代。一方面,新的學派不斷出現,各個分支之間即使相互批評對話,但越來越少有共同的理論典範。再者,後現代及後結構等批判思潮的興起,促成了人類學者的反思轉向,針對學科根本的方法論及知識論,展開激烈的自我反思及批判。本課程將循著四條不同時間點出現的思想軌跡來追溯學科的變化:一、1970至1980年代,在解殖政治、女性主義、及族群運動的衝擊下,人類學者如何自我檢視並揭露傳統學科知識與權力的共構關係。二、1990年代全球化的加速,如何挑戰了人類學的「文化」及「地方」概念,在全球流動、疆域解消的新時代變局下,人類學該如何重新定義及建構「田野」。三、21世紀開始,由科技研究、原住民在地知識研究、動物研究、政治生態學等等不同的學術取徑所匯集的「本體論轉向」,如何挑戰了自然/人文的二元對立及「何以為人」的本體論預設,開啟了什麼樣的新思考空間,又如何讓當代的人類學得以從「人」的研究擴展為「生命形式」與「生命網絡」的研究。四、最後,在一連串的自我檢視及自我對話之後,20世紀末西方人類學界開始了「公共化」的呼聲,質問學科的社會意義與社會責任;而在學術邊陲地帶的非西方世界,則興起了「世界人類學」,意在跳脫人類學以往根植於西方思想與社會政治脈絡的傳統,重新研擬貼近各區域之社會文化根基的人類學典範。

上課方式:
上課先由老師講解當週主題及文本,約兩小時,最後一小時由同學就當周文本及老師擬定之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及心得分享。修課同學必須在課前閱讀指定文本,並且在課堂時間積極參與討論、交換心得與意見。部份文本難度較高,同學可組織讀書會,應有助於理解。


 

課程目標
待補 
課程要求
修課要求:
本課程盡量濃縮必讀書目的份量,目的在於讓同學有充分時間細讀每週的指定讀物。教師授課內容著重文本的理論脈絡與歷史背景,並不會就指定讀物一字一句詳細講解,因此請同學務必在課前先預習該週的指定讀物,才能獲得最大的學習功效。在每個單元結束時,同學需就單元主題撰寫1000字的學習報告,學期中及學期末另以申論題考試評量學習成果。

每週學習單與單元學習報告的設計目的,是為了讓教師盡早了解同學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授課內容與方式,因此這兩項作業必須按時完成。每週學習單需於下課前繳回,單元學習報告通常以週日晚上11:00為期限,遲交一週內酌予扣分,超過期限一週以上,則需有正當理由否則不接受補交。

評分方式:
每週學習單 20%
五篇學習報告 50%
期中考 15%
期末考 15%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1. Erickson, Paul A. and Liam D. Murphy. 2008a. A history of anthropological
theory. Peterborough, Ont. ; Broadview Press.
2. Erickson, Paul A. and Liam D. Murphy. 2008b. Readings for A history of
anthropological theory. North York, Ontario, Canada :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3. Herzfeld, Michael. 2001. Theoretical Practic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Blackwell.
4. McGee, R. Jon and Richard Warms. 1996. Anthropological Theory: An
Introductory History. Mayfield.
5. 布魯諾.拉圖著/林文源等譯。2012。《我們從未現代過》。台北市:群學出版社。
6. 阿君.阿帕杜萊。2009。《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台北市:群學出版社。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課程簡介 
第2週
  Post-colonial Critique 
第3週
  Feminist Critique 
第4週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第6週
  Rethinking "Culture" 
第7週
  Rethinking the “Field” 
第9週
  期中考 
第10週
  拉圖與行動本體論 
第11週
  觀點主義(perspectivism)與多元自然主義(multinaturalism) 
第12週
  跨物種的民族誌(transspecies ethnography) 
第13週
  本體論轉向總整理 
第14週
  瀕危時代的人類學 
第15週
  Ethics of Anthropological Engagement 
第16週
  World Anthropologies 
第18週
  期末考